政府2014年打房政策,不僅房市交易量下滑,連車位買賣熱度也減少 MyGoNews房地產(chǎn)新聞 市場快訊
政府2014年打房政策,不僅房市交易量下滑,連車位買賣熱度也減少
新聞摘要
  • 政府2014年打房政策,不僅房市交易量下滑,連車位買賣熱度也減少
【MyGoNew蕭又安?方暮晨/綜合報導】「臺北車大不易」,停車位一位難求的情況,讓車位也成不動產(chǎn)投資選項之一,政府2014年打房政策,不僅房市交易量下滑,連車位買賣熱度也減少。臺灣房屋統(tǒng)計內政部成交資料(表一),臺北市獨立車位交易量2014年比2013年同期減少10.1%,而且平均總價也下降13.76%。觀察各區(qū)表現(xiàn)(表二),下滑最多的區(qū)域為萬華和大同,量跌超過五成;而交易量逆勢成長的為士林和中山,分別成長28.4%和23.3%,大安區(qū)也微增9%。
   
 
臺灣房屋智庫發(fā)言人張旭嵐表示,近年新建大樓會考量停車問題,因此不但會規(guī)劃法定車位,臨路八米寬以上的大樓還會多興建獎勵車位,因此重劃區(qū)周邊的停車位得以緩解,相對供需較平衡;反觀開發(fā)得早的區(qū)域,例如大安士林等區(qū)域,舊公寓華廈集中的商圈區(qū)域,因早期興建未有足額停車位,車位需求大,像大安區(qū)2013年平均車位價格達329.9萬,2014年成交車位坪數(shù)有縮小的趨勢,總價也下滑,但平均一個車位也要257.5萬,仍為臺北之冠;均價便宜的車位則是在北投區(qū)161萬,兩者價差約59.6%。
 
張旭嵐分析,購買獨立車位多半用作第二臺車或是投資之用,萬華和大同區(qū)屬房價親民區(qū),在房市低迷之餘,對車位的需求也隨之下滑;士林、大安區(qū)多為換屋族買
 
盤,也較有經(jīng)濟能力添購車位,加上該區(qū)域開發(fā)早,車位少,更具投資價值。
 
進一步統(tǒng)計臺北市停管處停車場包月租金行情和實價登錄車位成交價格(表三),計算年租金投報率發(fā)現(xiàn),中山區(qū)的投報率最高,其次為北投和士林,張旭嵐表示中山、士林區(qū)舊大樓多,停車位缺乏,因此供不應求,私人車位的租金投報可達3%以上;而依照2014年成交行情,北投車位均價161萬,是臺北最親民的車位價格,因此投報率因此而拉高。至於南港雖然平均車位也不到兩百萬,但車位租金也低,因此投報率僅在2%左右。
 
2014年車位交易最多的區(qū)域是中山區(qū),臺灣房屋中山加盟店店東宋銘城表示,南京西路到南京東路,商務往來頻繁,車位需求高,但停車空間有限,甚至業(yè)者興建停車塔因應需求,因此在商務區(qū)域買停車位出租,投報率可達3%以上,機械式車位甚至可望達5%的投報率,面對囤房稅、房地合一稅等壓力,因此也有置產(chǎn)族化整為零,改買車位投資,反而有較高的投報率。
 
張旭嵐提醒,機械車位投報率雖然高,但機械故障的意外時有所聞,維修成本也高,相對坡道平面車位土地持份大,少維修問題,因此還是車位投資的主流;目前臺北市坡道平面車位多在180-250萬之間,雖然租金投報高於一般住宅,但增值空間有限,且不能貸款,比較適合有多餘資金的投資朋友進場。另外,車位也受奢侈稅的限制,因此兩年內買賣也會面臨奢侈稅問題,因此車位買賣也得注意。